秦皇岛市科学技术局
综合信息 预决算公开 政务公开 政策法规 专题专栏 互动交流 下载专区
【县区科技】海港区:聚焦“四大目标”全力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来源:海港区科工局发布时间:2024-12-24 14:51:01

 

【县区科技】海港区:聚焦“四大目标”全力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今年以来,海港区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四大目标”,全力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一、以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为目标,全面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转型

1.培育壮大新型铝材及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加快谋划实施新型铝材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鼓励奥科宁克、中信渤铝依托企业深厚生产能力和市场基础,扩展金属包装、新型板材、汽车及零部件铝型材等产品领域,提升产品附加值,推进汽车零部件新材料和先进成型技术研发应用,做好铝材及汽车零部件供应链关键环节布局,提高产业链供应链供给能力,谋划建设中国“铝谷”。

2.着力打造光伏装备产业集群。充分发挥海港区光伏智能封装设备产业集聚优势,推动新能源及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全链条发展,锻造以层压机为龙头,以光伏基础零部件与关键基础材料为两翼的光伏装备产业体系,引导金辰太阳能、博冠科技等光伏设备龙头企业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有效提升光伏组件功率。加快推动海泰新能光伏组件生产基地、晶科集团光伏组件自动化生产线等重点项目建设进程,加速形成全国重点光伏装备制造生产基地。

3.全力挖掘粮油食品产业增长点。切实发挥益海嘉里等产业龙头企业辐射带动效应,渐次推进粮油食品行业创新能力建设、产品结构优化与质量品牌提升,建设政—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链,以创新链带动产业链,推进粮油食品精深加工产业走向高端化,重点抓好启浩生物年产100万吨酶解蛋白、益海嘉里OPO油生产加工等一批延链强链的重点支撑项目,加快打造成为百亿级以上、中国北方重要的粮油食品加工基地。

4.持续发挥玻璃制造及深加工产业集群优势。深入挖掘海港区玻璃产业技术优势和行业影响力,加强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研发,做优浮法玻璃,做精深加工玻璃,着力研发汽车玻璃、真空玻璃、航天用特种玻璃等创新特色产品,鼓励耀华工业技术玻璃等特种玻璃生产企业加大产品研发投入,提升产品性能,拓展军工领域业务,推动海港区玻璃深加工产业链向高端延伸,实现玻璃产业二次腾飞。

二、以进一步提升产业技术水平为目标,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

实施有效降低物流成本行动,充分发挥区域交通、区位和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实现水路、铁路、公路的协调发展,推动构建特大型储运体系,提升农副产业购销及战略储备能力,着力将中港国际冷链物流农产品交易中心项目打造成为环渤海地区最大的农副产品集散地,力争到2027年该项目整体交易额突破百亿。凭借龙家营编组站、港口等港铁联运优势,以建设环渤海重要物流枢纽、连接华北东北和内蒙的物流中转分中心为目标,带动城市综合配送、冷链物流、智慧物流等项目入驻,加快冀航仓储、久昌物流二期、中青农商等项目建设,着力推进港口业务创新和发展模式转变,在城市综合配送板块和智慧物流板块持续深耕,加快牧热国际智慧物流园、天晖皓俊通货运综合服务平台等项目建设,推进物流业向高端化转变,向融合式、开放式发展,全力推动临港物流产业提档升级。

三、以进一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发展

建立数字化转型服务体系。通过引入烨贝科技、金鑫弘、金联科技等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建设实时化、实例化、体验化、互动化数字展厅,推动供需精准对接,充分发挥工业互联网赋能企业作用,打造数字赋能转型升级服务体系,推进大中小企业融合发展,实现科技资源集聚,加快制造业数转步伐。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围绕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新兴产业,以河北方基智能装备与工业装备项目为基础,在海港区建设一批智能工厂、绿色工厂,实现工业生产机器换人。搭建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引导中小企业积极上云,促进企业智改数转供需精准对接,形成产业带动效应,培育智能制造标杆企业;鼓励支持企业、开发者、创客集合开发面向重点行业需求的新型工业APP。研究制定典型应用场景清单。以海港数字经济产业园为典型代表,建设秦皇岛数字经济产业交付中心、数字经济国际交流中心、数字经济产业创新中心和全国数字经济创新创业平台。在全市建成首家集产、研、学、商、用为一体的新数字经济产业综合体,打造应用试验场,加快新技术、新产品在重大项目中的规模化应用和新业态模式培育,鼓励企业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编制行业特色应用案例集;预计3年内构建5个代表性应用场景,编制海港区行业特色应用场景建设指南。

四、以进一步提高产业创新能力为目标,培育拓展产业新赛道

1.打造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以全市获批国家级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为契机,围绕京津冀服务机器人巨大市场需求,依托中科院院士突破机器人高转矩密度伺服电机、高动态运动规划与控制等核心技术,实现高功率密度一体化关节研制、系列化自适应伺服电机驱动控制等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技术攻关,重点推进智能制造、家庭服务、特殊环境作业等领域产品的研制及应用。加快建设以小岛智能机器人智能制造产业基地、中科尚易数字中医循经调理机器人秦皇岛制造中心为核心的机器人产业集群,聚集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生态企业,充分整合产业链核心资源,打造具有全国领先水平和竞争力国际化中国机器人智造产业基地。

2.推进生物医药行业加快发展。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生物医药产业园运营平台,加大招引上下游关键节点配套企业,鼓励在海港区设立区域性总部或研发中心,引导现有企业运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对生产设施、工艺条件、生产环境等加快进行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升级。深入推进生物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深度融合,加快构建京津研发、海港转化模式,推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加快泰治医疗科技创新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大力研发纤连蛋白原料深加工产品、新型植物淀粉胶囊、5D防护服、DNA细胞修复智能电子仪、功能性中医药口罩、智能理疗枕等生物医疗新技术、新产品。拓展新食品原料、保健食品等特色方向和技术攻关,加快中食京津冀大健康食品科技产业园等项目进程。

3.拓宽绿色环保产业走深走实。聚焦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积极引导企业积极开展前瞻性、系统性、战略性储能关键技术研发,加速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化,推动产学研用各环节有机融合,加快创新成果转化,提升新型储能领域创新能力。盯紧海泰新能光伏产业园、晶科氢能设备制造产业园、美城氢能设备等重点项目,全链条布局氢能制造储运产业链,力促氢燃料电池电堆等核心部件尽早投产量产。支持清青环保等重点企业将脱硫、脱硝、除尘工艺延伸至消耗材料、催化剂、装备制造生产领域,加快打造以大企业引领、产业链集聚协同的专业环保设施制造业集群。以万建隆科技有限公司镁基新型生态建筑材料为依托,推进和研发高效节能墙体、新型保温隔热防等核心材料和共性关键技术,引领新型装配式建筑产业环保新风向。聚焦‘双碳’战略目标,以中管美城新能源产业有限公司磁悬浮热泵机组项目为推手,助力新能源产业跨越式发展。

 

【打印】 【关闭】 【回到顶部】
主办:秦皇岛市科学技术局 | 中文域名:秦皇岛市科学技术局.政务
公安机关备案号 13030202002020号| 网站标识码:1303000040 | 网站地图
 冀ICP备13019074号-1 | 联系电话:0335-3061193 | 访问人次:1362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