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市科学技术局
综合信息 预决算公开 政务公开 政策法规 专题专栏 互动交流 下载专区
【省市科技】秦皇岛市因地制宜培育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

 

来源:秦皇岛科学技术局发布时间:2025-01-02 14:19:04

 

【省市科技】秦皇岛市因地制宜培育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

 

秦皇岛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坚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抢抓机遇,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一、强化机制创新,构建新质生产力项目遴选新体系。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完善顶层设计。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的具体实践,作为找准新赛道、加快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具体载体,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发展新质生产力工作专班,制发《秦皇岛市2024年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行动方案》,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格局。二是聚焦重点领域,明确遴选标准。依据新质生产力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典型特征,从基础研究、核心技术攻关、传统化产业转型升级、成果转化等方面,明9条新质生产力项目遴选标准。采取条块结合、分类评估方式,首批遴选出25个新质生产力优势项目,涵盖生命健康、新材料、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5个产业领域。三是严格遴选程序,实行动态调整。通过项目征集、实地考察、综合评估等程序,确保项目来源多样、真实可靠,筛选出符合条件的纳入项目库,帮助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14个,对于已解决问题、落地见效的项目即时调整出库,对于新涌现的优秀项目及时吸纳入库,实现储备一批、遴选一批、培育一批滚动发展。

二、强化精准服务,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一是以优势政策落实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逐条研究细化国家支持北戴河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13条政策落实举措,发挥比较优势,聚力招大引强,推动医养、康养、医美加速聚集,今年1-10月,全市有重点康养产业项目116项、累计完成投资135亿元,均位列全省第一位;扶持既有中邦精准医学中心、润泽医院等21家企业发展壮大,积极引入头部高端医美品牌,韩国JK阿那亚医美体验中心项目试运营,已有1.1万人享受细胞抗衰和医美服务;加快培训疗养机构转型发展健康养老产业步伐,前三季度共吸引京津老年人来秦康养60078人;抢占生物制造产业新赛道,帮助跑办阿洛酮糖新食品原料国家卫健委审批事项,预计春节前完成,阿洛酮糖和胆红素项目年底前建成,年产值20亿,利税1亿。二是以关键核心技术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聚焦新型材料产业发展,对重点项目提供跟踪服务和全要素保障,燕山大学田永君院士团队成功合成纳米孪晶金刚石,刘日平院士团队成功开发低密度高性能钢铁、低模量高强韧锆合金等系列亚稳材料。围绕促进技术扩散和应用,扶持秦皇岛玻璃工业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研发新一代智能薄型中空玻璃系统,样品在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成果展展出。三是以数字经济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主动抢抓5G产业发展重大机遇,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入生产过程,打造重点领域创新应用示范标杆。比如,中信戴卡轻量化铝制汽车零部件制造全流程数字化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项目总投资2.3亿,年底前完工,预计降低能耗10%,提升新产品开发效率20%,提高生产效率20%,年拉动出口超1亿元。

三、强化氛围营造,形成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合力。一是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基金作用。设立总规模20亿元的生命健康产业基金和高新技术产业基金,建设拟投资企业项目库,支持合成生物、医疗器械、生物医药、新能源产业、健康食品等领域项目,目前已完成3个项目投资,累计投资总额1.9亿元,撬动6亿元项目落地北戴河新区。组建总规模5亿元的冀秦基金,支持生命健康、新材料、数字经济、先进制造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二是用足用好各类支持政策。全面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系列科技助企惠企政策,组织专业服务机构对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开展精准辅导,前三季度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户数596户、金额19.55亿,同比分别增长6.8%、5%。出台“人才强秦”25条政策,鼓励高层次人才带技术、带成果、带项目来秦创新创业和转化成果,最高给予1000万元资金支持,我市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持续保持全省首位。三是借力京津创新资源。举办“京津冀人工智能+科技成果展”、北京专家河北行助力企业创新发展等系列活动,梳理《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优秀成果汇编》中与我市产业发展契合度较高的38项优秀成果深入对接,“京津研发、秦皇岛转化”通道更加畅通,今年以来吸纳京津技术合同成交额36.12亿元,较去年增长13.7%。积极与京津共同组建合成生物制造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谭天伟院士绿色生物制造中试平台项目具备生产条件。四是深化政校银企对接。开展政校银企对接会6次、金融服务政银企对接全域行活动50余场次,发布驻秦高校专利成果1000余项,转化落地433项、签约金额1.5亿余元。从驻秦高校选派299名专家教授入企帮扶,解决关键技术攻关390余项,15个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科技特派团推动转化科技成果21项。引导哈电重工联合20家上下游企业和高校院所组建创新联合体,已完成章程和共建协议编制工作,泰和安科技已联合上下游企业和高校院所7家,正在对接其它上下游企业,不断夯实产业发展根基。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落实省委、市委关于科技创新工作部署,抢抓重大机遇,深化改革创新,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催生新质生产力,为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打印】 【关闭】 【回到顶部】
主办:秦皇岛市科学技术局 | 中文域名:秦皇岛市科学技术局.政务
公安机关备案号 13030202002020号| 网站标识码:1303000040 | 网站地图
 冀ICP备13019074号-1 | 联系电话:0335-3061193 | 访问人次:1433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