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市科技】市科技局做好节后收心工作,全力以赴谋创新
春节假期较长,容易产生“节后综合证”,通过教育提醒、召开会议、部署工作等方法,要求全体干部应及时调整工作状态和心理状态,迅速从“假期模式”切换到“工作模式”,做到思想收心、行动收心、纪律收心,全身心投入到科技创新工作。
一、考核指标牵引,谋划全年工作。结合省市两会关于科技创新工作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各项考核指标,通过科室汇报会、专题研讨会及开展“我为科技创新献计”等活动,认真谋划好2025年科技创新工作,做到有目标、有措施、有抓手,争取实现考核指标开门红。针对省市政府报告任务分解,要认真研究措施办法,形成工作台账,责任到科室,任务分解到人,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二、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项目上催生新动能。春节期间,对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工作进行系统总结和谋划,认为2024年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工作成效明显。2025年,确立了在高端装备制造、人工智能、新材料等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新质生产力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持续增长,推动产业结构显著优化升级的总体战略目标,聚焦“3 + N”产业发展方向精心布局。“3”即重点打造三大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一是以电路板相关技术、大数据、人形机器人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构建涵盖集成电路、软件设计、智能终端制造的全产业链生态;二是面向生命健康领域,大力发展生物医药、基因技术、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建设生物医药研发生产基地;三是重点关注新材料领域,实现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的定制化生产,形成多产业覆盖的发展格局。“N”则是围绕上述核心产业,培育 N 个细分领域的“专精特新”产业增长点,如物联网络平台、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等,形成相互支撑、协同共进的产业矩阵。
三、重点工作全力推进。一是积极做好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工作,持续推动2个未来城市场景清单项目建设取得实效,组织参加第二届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大赛,不断提升我市参与场景汇活动成效。二是推进全社会研发投入持续稳定增长,全面归集研发经费,促进应报尽报、应统尽统;三是实施创新主体做大做强行动,加快构建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梯度培育体系,促进一批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求的科技型企业做大做强;四是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常态化开展政校银企对接、成果路演活动,促进一批高质量科技项目签约落地;五是稳步推进科技特派团工作,面向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开展走访服务活动,协调解决科技特派团在服务企业中遇到的问题,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四、做好“全国两会”期间安全稳定工作。“全国两会”召开在即,牢固树立“安全工作虽不是中心工作,但影响中心工作”的思想意识,强化责任落实,层层履职尽责,紧盯重点领域,开展隐患排查。对局机关、下属单位及科技服务业企业进行一次拉网式排查整改,不留死角,确保不发生任何大小问题。
五、营造科技创新浓厚氛围。节后,召开以“县域科技创新跃升行动”为主题新闻发布会,从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创新主体培育、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平台建设、科技特派员(团)建设、研发投入等方面对外进行发布,接受群众监督,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科技创新工作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