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科技】抚宁区:创新驱动 现代农业跑出“加速度”
近年来,抚宁区实施“科技兴农”发展战略,围绕新品种引进、新技术应用和新成果推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大棚草莓、西红柿等特色蔬菜和高品质水果种植,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劲动力。
在抚宁区田各庄村的大棚里一排排草莓颗粒饱满、长势喜人,据了解,这里的土质为沙土地,质地松软,非常适合草莓的生长。草莓品种为“红颜99”,产量高、形状好、颜值高、口感酸甜适口,甜度可以达到15个以上,最大的果可以达到45克左右。
草莓种植户介绍:“红颜99”草莓品种来自于辽宁,一年能有六个月以上的采收期,每亩地的收入能达到两万元,为了更好地提升产量,打造绿色品牌,她在灌溉技术和肥料选取上也进行了改良。从以前的喷灌改成了滴灌,不浪费肥料。避免肥料喷到秧苗上,减少喷灌的药物残留,保证了绿色产品,吃着健康。肥料为微生物菌剂,含有微量元素,更适合秧苗的根系发展,大大提高了产量。
“红颜99”草莓一进入市场便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这也给种植户带来了充足信心,现在全村约有70户农民参与种植这个品种的草莓,同时也拓宽了销售渠道,让产品走向全国。
除了田各庄村,茶棚乡的蔬菜大棚内也是一番丰收的景象,优质西红柿设施化种植引领示范区项目,总占地一百五十亩,建有高标准暖棚四十五座,年产优质铁皮西红柿一百二十万斤,预计产值一千余万元。大棚长10米,高度5米,这个规格的大棚角度正好是45度角,最利于作物的采光,自动通风,温度控制在18-26度之间,温度控制精准对作物产量可以提高10%-20%。
近年来,抚宁区茶棚乡大力发展蔬菜种植,现已形成了以上官营村为中心辐射全乡三十个形成村的万亩无公害设施蔬菜基地,其中西红柿种植面积达三千亩,接下来,茶棚乡还想不断更新品种和种植技术,持续扩大种植规模,带动更多的村民增收致富。通过合作社的方式,吸引力农户200至300户,为乡村振兴多做贡献。
抚宁区以农业现代化为引领,持续壮大畜牧、蔬菜、林果三大特色主导产业,现拥有市及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二十七家,省级以上八家,国家级龙头企业两家,全区蔬菜种植面积达十九万亩以上,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